?
九月的大同秋高氣爽,九月的同大熱烈歡騰。9月11、12、13日三天,7200余名符合防疫政策的2022級本科生、研究生分批錯峰、錯樓宇、錯校區開學報到,并按照疫情防控相關要求完成隨后的靜態管理、健康檢測,順利開啟同大新生活。
在藍天白云的映襯下,“熱烈歡迎2022級新同學!”“歡迎回家!”“讓每個師生都擁有人生出彩的機會”“立大志、明大德、成大才、擔大任”……紅色拱門矗立,紅色氣球高懸,紅色道旗耀眼,各色展板醒目,校園內外一派喜氣洋洋。
?
校黨委書記趙水民,校黨委副書記、校長姚麗英一早就來到學生入校通道、學生公寓、核酸檢測點、學院報到點、食堂等地,慰問工作人員,了解學生報到情況,查看工作流程,詢問餐品搭配、供餐送餐安排等,隨時發現和解決問題,并要求后勤等相關部門積極做好家長接待工作,以細致入微的服務樹好同大形象。校黨委副書記寇福明、校紀委書記郭繼林、副校長張旻、副校長史水鴻等校領導也始終堅守在工作一線,現場指揮協調,科學調度人力物力,為本次迎新、接返工作的順利進行奠定了強有力的組織保障。
“學校的一切都讓我倍感親切。”一位新聞與傳媒學院的新生開心地表達著她的“初見”感觸,“從出站登上來學校的大巴,到一路欣賞美景進入美麗的校園,再到完成報到手續入住宿舍,我深深感受到了學校的溫暖與關愛?!边@溫暖和關愛,體現在現場的每一位同大人身上,體現在他們耐心細致的工作中,體現在他們在烈日下一次次引導學生和往返搬運行李的奔忙中。連日來,各學院班子成員,全校學工干部、團干部、醫護人員、安保人員等全員上陣,加上組織統戰部招募的干部教工志愿者,共計300余人全天候堅守一線、奉獻一線,力保工作安全有序順利開展。
校園內耐心和藹的工作人員,熱情相迎的師生志愿者,來回穿梭的擺渡車,校門外搭起的一幢幢納涼帳篷,擺放的一桶桶解暑綠豆湯,還有新調來的移動公廁,無不讓家長們感到安心、暖心:孩子有人關照,行李有車給搬,還有啥不放心的!
此次與新生一起報到的,還有秋季學期開學因疫情未能按時返校的20000余名其它年級學生。為了確保同學們在疫情下安全到“家”、如期開學,學校多次召開專題會議,就新、老學生的開學報到和返校工作進行研究,審慎研判疫情形勢,細化工作分工,層層壓實責任,科學制定了以公寓、校區為單位分批錯峰報到的實施方案。校疫情防控辦從開學驗收、交通疏導、交通運輸、應急處置等方面主動對接屬地贏得支持配合,各學院對所有學生進行了嚴格的來校資格審查。三天來,學校科學統籌,在云岡機場、大同站、大同南站、新南公路客運站、汽車客運東站設立了5個接站點,租用50輛大巴,分批次、分校區、分樓宇往返接送學生至御東校區南校區、中校區及新平旺校區的30幢學生公寓樓下,并一站式完成兩碼(健康碼、行程碼)查驗、一卡一書(返校審批卡、錄取通知書)核驗、兩檢(48小時核酸、落地核酸)、報到注冊、公寓入住等相關流程。此外,學校還針對自駕前來的學生安排了專有入校通道,調度17輛擺渡車,以樓宇為單位運送學生及其行李物品。整個新生開學報到與老生接返工作一絲不茍、環環相扣,圓滿實現了27000余名學生從落地到入校再到進入宿舍的全過程網格化閉環管理。
新老學生入校后,須進行為期三天的靜態管理,讓學生用好一日三餐,高標準做好學生靜態管理期間的供餐、送餐工作,成了學校重點關注的事情。食堂的師傅們起早貪黑精心烹制菜肴、細心打包食盒。每到用餐時間,飲食服務中心的工作人員就將一份份包裝完好、熱氣騰騰的餐品運送到各公寓樓下,再由各樓宇網格長組織駐樓人員通過網格化組織體系為同學們一一發放到位。后勤管理部魏彪部長表示,盡管飲食服務中心做出了巨大的努力,但是距離同學們的個性化需求還存在一定差距,不周之處請同學們諒解和理解。非常感謝同學們提出的合理化意見建議,我們將積極吸納、第一時間整改。
與此同時,為了幫助同學們順利度過靜態管理期,學校還組織開展了豐富多彩的線上文體活動,延安精神、太行精神、右玉精神、云岡文化、長城文化等系列講座輪番登場,體院師生親自出鏡的體育健身直播課深受歡迎,書評、短視頻制作、軟硬筆書法大賽等賽事為有特長的同學提供了展示才華的平臺。“感謝學校為我們想得這么細致周到。每一次返校都是一次難忘的同大新體驗。”外國語學院大四年級的李同學說。(文/王麗芹 圖/余致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