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20日,為推進我校產學研融合,培養“雙師雙能”型教師,教師發展中心組織我校30余名青年博士走進大同市煤炭清潔高效利用研究所,開展教師發展活動進企業專項研修,活動采用實地參觀、專題報告、座談交流會等方式進行。
教師發展中心主任王麗珍首先介紹了教師發展中心的發展歷程和此次活動的研修主題,通過帶領教師走進行業企業,搭建校企合作交流的平臺,推動專業教師與行業企業人才隊伍交流融合,使教師在具備專業理論教學能力的基礎上,獲得一定的實踐教學能力,拓展服務地方領域,提升服務支撐能力。她希望雙方能夠以此次研修為契機,建立“產教融合教師聯合培養基地”,在培養“雙師雙能”型教師方面深化合作,借助教師發展中心搭建的校企對接平臺,引導教師與企業深度融合,為科技成果轉化提供有力支撐。
隨后,大同市煤炭清潔高效利用研究所(中國科學院工程熱物理研究所大同基地)副所長劉志成作題為《煤炭清潔高效利用,助力碳達峰、碳中和》專題報告,他從研究所的建設背景、發展歷程、運行模式等方面做了詳細介紹,大同煤研所立足于我國能源中長期發展規劃的國家戰略與國民經濟主戰場的市場需求,充分發揮中科院工程熱物理所的特色和優勢學科作用,結合山西省、大同市實際需求,圍繞煤炭清潔高效利用領域,面向煤炭燃燒、煤炭轉化和碳基燃料熱處理等領域,培育多能源互補和能源的梯級利用技術,推進產業化。重點開展煤炭清潔高效利用的技術研發、大型試驗平臺的建設與運行,旨在不斷提升技術工程化和產業化能力,形成一批具有國際競爭力和產業競爭力的技術和產品。
座談交流中,來自煤炭工程學院、機電工程學院、建筑與測繪學院、化學與化工學院、物理與電子科學學院的年輕博士代表結合自身專業,圍繞科研團隊建設、產教融合、服務地方以及黨建和思政工作等方面進行熱烈討論與交流。
最后,研修人員實地參觀園區智慧能源系統展廳以及園區科研中心、實驗平臺等,并與相關負責人深入交談,充分了解行業發展現狀。參加研修的老師紛紛表示,通過與企業面對面的交流,收獲頗多,強化了產教融合的思維觀念,樹立了以工程問題為導向的科研目標,擴寬了學術研究視野,深刻體會到多學科融合的重要性。一些文科學院的老師也深有感觸,認識到文科同樣也可以通過校企合作,助力企業深遠發展,在完善企業文化建設、增強員工的凝聚力,提升企業的工作效率等方面,發揮積極作用,真正實現校企雙方的合作共贏。“走出去”的老師們意猶未盡,真心希望能多參加這樣的研修活動,更好地將理論與實踐相結合,“把論文寫在祖國的大地上”,積極拓展服務地方領域,提升服務支撐能力,以實際行動迎接黨的二十大。(教師發展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