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月5日,煤基生態碳匯技術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簡稱“工程中心”)論證會在大同市國賓大酒店召開。受教育部科學技術與信息化司領導委托,該司高教處石帥通過視頻參加論證會并講話。省委教育工委委員、省教育廳黨組成員、副廳長李金碧出席并講話。中國工程院院士、論證會專家組組長黃慶學,專家組成員、山西大學副校長孫巖,太原理工大學副校長肖連團,中北大學副校長劉俊,太原科技大學副校長侯華,北京林業大學教授翟明普,烏海職業技術學院院長李平,方大炭素集團公司副總經理郝勇,中科院山西煤炭化學研究所研究員楊禹出席論證會。校黨委書記趙水民在論證會前陪同專家組一行考察調研。校黨委副書記、校長姚麗英,校黨委常委、副校長石鳳珍出席論證會。校科技部、煤基生態碳匯技術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有關人員參加會議。
論證會前,專家組一行深入碳匯技術工程研究中心開展考察調研,現場聽取工作匯報。
論證會上,教育部科學技術與信息化司高教處石帥肯定了工程中心前期開展的卓有成效的建設工作,代表教育部科學技術與信息化司向工程中心提出了做好“五個實”的要求:第一是目標任務實,科研目標要實實在在,能夠為國家、地方經濟社會發展提供技術支撐;第二是研究團隊實,團隊間要凝心聚力,形成協同攻關的有效機制;第三是工程中心的物理空間實,要能夠滿足科研開展運行;第四是投入保障實,在經費投入、人才引進等方面予以充分支持;第五是成效貢獻實,研究成果要為區域社會發展做出應有的貢獻。
李金碧副廳長在論證會上指出,山西大同大學要認真學習領會黨的二十大精神,按照省委省政府的決策部署,用心體會教育部科技司和省廳對工程中心的期待,舉全校之力有始有終,善作善成,把工程中心建設好,以實際行動交出一份滿意的答卷。他向工程中心提出五點要求:一是要勇立潮頭,敢為人先,格外珍惜這個來之不易的平臺,把教育部創新平臺這塊牌子擦得更亮,叫得更響;二是要聚焦前沿,自由探索,持之以恒,加強基礎研究,圍繞關鍵核心技術,不斷提升整體創新能力和綜合實力;三是要尊崇人才、培育英才,用好機制政策,搭建戰略科學家的大舞臺,領軍人才的強磁場,骨干人才的聚寶盆,青年人才的蓄水池;四是要堅持目標導向,應用牽引,強化有組織的科研,針對國家、我省經濟社會未來產業布局的技術難題和實踐問題潛心耕耘,產出一批標志性成果,以優異的成績來回報社會;五是要協同創新,開放合作,要發揮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的示范引領作用,堅持校地合作、校企合作、科教融合、產教融合,依托大平臺,組建大團隊,培育大項目,產出大成果。
姚麗英校長在論證會上表示,煤基生態碳匯技術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是山西大同大學獲批的首個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圓了同大人多年的夢想。學校將履行建設主體責任,落實落細各項建設任務,努力把工程中心建設成我國煤基生態碳匯領域的一流科技創新平臺、技術研發平臺、成果轉化平臺和協同育人平臺;學校將進一步樹牢化學、煤炭龍頭學科地位,集全校之力夯實工程中心發展的物質基礎;學校將以工程中心為抓手,以技術攻關“小切口”主動融入山西轉型發展大格局;學校將以科教融合為關鍵,以科研育人“小角度”寫好高水平應用型大學建設新篇章。她希望各位專家能為工程中心建設發展發表真知灼見,提出建設性意見和建議,為學校發展出謀劃策,進行全方位指導。
論證會第一階段由石鳳珍副校長主持。
論證會第二階段由黃慶學院士主持。
煤基生態碳匯技術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主任趙建國向專家組詳細匯報了工程中心的建設方案。
論證專家組對工程中心建設方案進行了充分質詢和討論,并提出了建設性意見和建議。(文/張寧 圖/王海明)
出席論證會的專家領導合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