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23日,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委員會發布了《關于2023年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集中接收申請項目評審結果的通告》。我校5項獲批資助,其中面上基金2項,青年基金3項,資助總經費191萬元。獲批立項分別來自物理與電子科學學院(3項),數學與統計學院(1項)和農學與生命科學學院(1項)。
國家自然基金是指由中國政府設立的用于支持科學研究和培養優秀人才的專項基金。它是中國重要的科研基金之一,旨在推動科學技術的發展和人才的培養,為國家的經濟發展和社會進步提供有力支持。國家自然科學基金是我國基礎研究投入的主要渠道,資助學科面廣、項目類別豐富,已成為眾多自然科學領域從事基礎研究的科研人員獲取資助的最穩定來源。國家自然科學基金作為衡量高??蒲泻蛣撔履芰Φ闹匾笜酥?,在人才培養、平臺建設和學科發展等方面發揮著重要作用。校黨委校行政高度重視科技創新,不斷完善科研管理制度及配套服務,本年度我校在國家自然科學基金立項數及金額上與去年相比,取得較大進步。
學校領導高度重視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項目的動員、組織、申報和管理工作,周密部署,提前布局,做好組織、策劃、跟蹤,科學技術部多次組織專家進行指導,嚴把《申請書》形式審查關,分層次、分學科、多輪次組織校內論證指導,重點提升申請項目質量,全面提升項目的競爭力。
學校將繼續扎實推進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項目相關工作,全面總結經驗,深度挖掘潛力,廣泛拓展渠道,多措并舉,著力提升和承擔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項目的實力,爭取再創佳績。今后,我校將全面總結基金項目申報經驗,對標對表,補短板,強弱項,持續加強人才引育留用,優化高水平創新人才隊伍與科創要素,打造高水平科技支撐平臺體系,全程、提早、有組織地謀劃新舉措,激發新動能,提高項目申報數量與質量,力爭使學校的基金項目申報工作取得新突破。我校將以此為契機,進一步聚焦“四個面向”,推進科技創新,強化技術成果轉移轉化,為地方經濟發展和產業轉型升級提供基礎理論支撐,為“雙城記”戰略和大同“融入京津冀、打造橋頭堡”貢獻同大智慧。(科學技術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