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8日,由中宣部宣教局、光明日報社共同主辦,山西省委宣傳部、光明網承辦,山西廣播電視臺、大同市委宣傳部、云岡研究院協辦“核心價值觀百場講壇”第131場活動在大同市圖書館開講,光明網、光明日報客戶端對活動進行現場直播。云岡研究院院長、北京大學考古文博學院教授杭侃作題為《交融與互鑒:云岡文化的多元與融合》的演講。我校150余名師生代表應邀現場聆聽演講。
為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在文化傳承發展座談會上的重要講話精神,“核心價值觀百場講壇”圍繞文化傳承發展這一主題策劃了系列宣講。這一場是這個系列的第四場。
杭侃從云岡石窟建造的歷史背景出發,詳細闡述了石窟的發展歷程、藝術特色和歷史文化價值。演講中,他論述了保護云岡石窟的重要意義,闡明了云岡石窟是中外文化交流的結晶的觀點。“目前,云岡石窟危巖體加固工作已經基本完成,但保護工作依然面臨很大的壓力。”宣講最后,杭侃指出云岡石窟當前面臨的風化、凍融、滲水等問題,再次點明了云岡石窟保護的緊迫性和必要性。
杭侃教授的精彩演講使師生們深有感觸。云岡學學院青年教師王學斌表示,歷史是明鏡,歷史是指引,歷史是中華現代文明的奠基。作為一名大學歷史教師,堅定歷史自信,勇于探索,發現未知,揭開歷史的層層謎團,引導學生樹立正確的歷史觀和文化價值觀是我們的重要使命,我們要大力保護文化遺產,正確傳播中華文化,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為中華民族偉大復興做出貢獻。云岡學學院2021級本科生李建威表示,作為一個時代的見證者和傳承者,我們應當從中華優秀文化中不斷汲取力量,深刻體悟其歷史價值和時代意義,進一步堅定文化自信,積極行動,自覺踐行,讓文化成為社會進步和發展的動力,凝聚起建設中華民族現代文明的精神偉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