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家有讀書子,國有棟梁才。4月23日,山西大同大學“書香校園”建設啟動儀式暨第28個世界讀書日文藝展演在本真樓演播廳舉行。來自全校9個單位的10余個節(jié)目輪番登臺、精彩演繹,1200余名師生歡聚本真樓,共同開啟這場同大文化盛宴。本次活動旨在進一步貫徹落實黨的二十大精神,扎實開展學習貫徹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主題教育,以“書香校園”建設深化主題教育,為奮進新征程、建功新時代注入強大精神力量。校黨委書記趙水民,校黨委副書記、校長姚麗英,校黨委常委、紀委書記、監(jiān)察專員郭繼林,校黨委常委副校長張旻、雷建設等在校校領導出席活動。
趙水民發(fā)表講話。他指出,讀書是中華民族的優(yōu)良傳統,是這個世界上門檻最低但最高貴的活動。習近平總書記在致首屆全民閱讀大會的賀信中強調,希望廣大黨員、干部帶頭讀書學習,修身養(yǎng)志,增長才干;希望孩子們養(yǎng)成閱讀習慣,快樂閱讀,健康成長;希望全社會都參與到閱讀中來,形成愛讀書、讀好書、善讀書的濃厚氛圍。我校從2020年開始,每年都堅持組織閱讀推廣、讀書交流、人文知識競賽等活動,數萬余師生參與其中,百余人次獲得省級以上獎項,學校連續(xù)多年受到華北地區(qū)、山西省圖書系統的表彰,馬克思主義學院、文學院、云岡學學院三個單位獲批山西省教科文衛(wèi)體職工書屋榮譽稱號,營造了濃厚校園文化氛圍,創(chuàng)建了良好文明育人環(huán)境。
趙水民就扎實推進“書香校園”建設提出希望:一是希望同學們過上“書香人生”。希望大學生朋友珍惜青春時光,珍惜大學時光,形成“讀好書”的自覺,養(yǎng)成“好讀書”的習慣,陶冶性情,提升品位,享受書籍帶給我們的愉悅和滋養(yǎng),讓生命不斷綻放“天道酬勤,寧靜致遠”的靚麗風景。二是希望老師們培育“書香家庭”。希望老師、全體教育工作者將愛書、買書、讀書作為一種生活方式,讓書房、書柜、書桌成為一個家庭的標配,讓愛書藏書、書香洋溢成為每個家庭的優(yōu)良家風,也成為教學、科研、社會服務團隊的發(fā)展理念、人生態(tài)度和生活模式。三是希望大家合力打造“書香校園”。希望各學院、各部門將閱讀貫穿教育教學全過程、課堂內外全空間、本科研究生全學段、校園文化建設全鏈條,加強校園全民閱讀資源建設,推動經典閱讀進課堂,組織開展中華優(yōu)秀傳統文化專題學習,積極營造書香校園宣傳氛圍,以書香校園深化校園精神文明建設,全方位推進學校高質量內涵發(fā)展。
趙水民宣布山西大同大學“書香校園”建設全面啟動,第28個世界讀書日文藝展演活動開始。
隨后,精彩紛呈的開幕式文藝演出開始。新平旺校區(qū)舞蹈隊帶來的《中國共產黨100年》作為開場節(jié)目閃亮登場,一段朗誦,一段舞蹈,回顧了我黨先輩創(chuàng)業(yè)的艱辛歷程,帶領大家感受革命前輩的堅定意志與理想信念。
青春是一場有去無回的旅行,校團委選送的GT夜行者樂隊帶來了精彩演奏。一首《不再猶豫》唱出對未來的堅定與希望,一首《曾經的你》唱出青春的無盡向往。
音樂學院舞蹈團帶來的《醉春風》,演繹了女子持折扇游春,陶醉在萬里山河、春色無邊中,在溫暖清淡的江南,一草一木一花一葉都重獲生機。
離情悠揚,別意纏綿,嫁路蒼茫,山長水遠;云山凝愁,水波生寒,昭君一去,世無胡漢。文學院帶來的《昭君出塞》將歷史典故演繹得淋漓盡致,引得全場掌聲連連。
在漫長的歷史長河里,在民族發(fā)展的征途中,我要帶你聆聽時代的脈動,我要帶你走進國家重點工程現場,我要在中國大地上為你報道。由黨委宣傳部選送的《在中國大地上報道》誦出了傳媒人的熱情,誦出了傳媒人的責任和擔當。
歌曲《媽媽,給我打開一本書》展現了書籍是人類寶貴的精神財富,鼓勵我們與閱讀相伴一生,一起熱愛讀書,從書中吸收營養(yǎng)、豐富知識、完善人格;一曲《水調歌頭》唱盡了古時分隔兩地的親人間只能通過共賞一輪明月來寄托對彼此的思念之情;《與清同向,與廉同行》正與清廉同大建設相互呼應,大合唱《閃耀的理想》更是鼓勵廣大學子與閱讀同行,與書香為伴,在字里行間探索人生的意義,追尋理想的光芒。……一個個厚重而充滿力量的文化展演,激發(fā)了師生對書籍的熱愛,對閱讀的渴望,對文化的憧憬。
一個半小時的文化展演活動,在一陣陣熱烈的掌聲中,在一次次的歡呼聲中結束了。這場由校黨委主導主抓、宣傳部牽頭組織、舉全校之力傾力打造的文化藝術盛會,是學校對“以文化人、以文育人”育人理念的生動實踐,是學校精心磨礪的一張高品質文化育人名片。
各職能部門負責人,各學院黨委書記、黨委副書記、團委書記、輔導員、教師代表、學生代表參加活動。(文/王巍 圖/余致楠、楊翼賓)
Copyright ? 2006-2022 山西大同大學 All Rights Reserved.
校址:山西省大同市興云街 郵政編碼:037009
傳真:0352-7158137
晉公網安備 14020002000134號 晉ICP備11005719號-2